七天后,宋徽宗赵佶宣布退位,太子赵桓继位,是为钦宗。
新君继位后,第一件事追究丞相蔡京造反之罪,株连九族,牵连大批朝廷重臣,一时间朝野动荡,大批官员下马,不少贪官污吏被揪出来,足足半年后朝野才平稳下来。
因为宋钦宗赵桓肃清朝廷,处置大批贪官,很得民心,加上重用能臣干吏,朝廷气象一新。
赵桓继位不久,宋辽谈判也出了结果,“檀渊之盟”被正式废除,宋国以后不再进贡辽国,并且辽国因为主动开战,造成宋军损失,赔偿了十万贯战争赔款。
消息一出,民众欢欣鼓舞,尤其是边境地带,民心所向,气势高涨,朝廷中都有不少人提议北伐。
好在赵桓还有理智,知道此时不是与辽国大战的时候,下达圣令,让种师道驻守边境,休养生息。
辽国这次服软,全赖王忠杀死萧定国,赵桓特意在朝议之时嘉奖王忠,封王忠为“靖边侯”,赐金银无数,最后在下首。
李纲,种师中和石泰都是主战派,御前会议都没主和派的位置,可想而知,此次会议不过走个过场!
主持会议的人并不是皇帝赵桓,也不是太上皇赵佶,而是皇朝的实际掌权者王忠。
也就是三两句的功夫,王忠就定下策略,先与西夏一起攻辽,再回过头来攻击西夏,争取一次将两国赶出中原,收服燕云十六洲。
王忠特意调回宋辽边境的种师道,自己亲自与其一起领兵三十万与西夏军汇合。
这次两国共同伐辽,以大宋为主,西夏为副,其中大宋出兵三十万,西夏出兵二十万,五十万大军一起伐辽。
西夏军的主帅还是王忠的熟人,慕容复。
慕容博虽是慕容复的父亲,不过他在西夏并无公职,以主帅亲信加入大军,此战也是萧氏和慕容氏最后一战。
王忠看到慕容博的那刻起就知道,他命不久矣!